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十月 白布帆楊桃-台灣水果月記












十月 白布帆楊桃-台灣水果月記

文-Yilan

文章出處

在我眼中,楊桃,真是一種,十足台灣味兒的水果。

真的,從小到大,身邊周遭,似乎經常都有楊桃的存在:

校門前的楊桃汁路邊攤,下課後口渴了來一大杯,最是舒
爽解熱解渴;數十年甚至百年經營的楊桃冰老店,醃漬過
後的楊桃連料帶汁一杓子澆淋在刨冰上,是怎麼吃也吃不
膩的熟悉老味道……

還有餐桌上或水果店裡時時出現的楊桃切盤,當然不是後
來流行的星形切法,楊桃要好吃,還是得切成條狀,最好
邊緣和裡頭的子與絲都要細心剔除乾淨,咬嚼起來才最是
暢快過癮!

楊桃的美味,我覺得,是極踏實直接的:多汁、就是多汁
得汁水豐盈,脆、就是脆得札札實實,香酸甜、也是香得
酸得甜得直截了當個性分明,吃著,就是一種舒坦的安心。

而也就是這種,讓人並不會特別注意或留戀或渴望,但卻
是平平實實、親切舒適的存在,讓我對楊桃,總是格外有
著幾分老朋友一樣、細水長流般的熟稔感情,每回水果攤
上看見,總是自然而然順手就買下來,回家切了大快朵頤。

然讓我真正對楊桃的美味大為驚豔,則是有一回在台中某
餐廳裡,巧遇一位才剛從苗栗山上造訪果園回來的朋友…
…「來,給你帶回去吃,」朋友萬分珍重的,從手提的小
紙箱裡捧出一枚楊桃,「這個得來不易,要很認真吃喔!」

回到台北,我仔細端詳這顆神秘的楊桃,和此刻市面上常
見的楊桃有一點點不一樣,青白色的外觀,果皮極細緻光
滑,切了入口,卻是驚訝發現,楊桃,竟能美味得這樣精
緻,清香清脆清柔清細,餘香餘韻款款,回甘回味無限。

這是苗栗卓蘭鎮白布帆地區的軟枝楊桃。白布帆——那當
口,我將這個地名,牢牢記在心中。

於是,十月,聽得白布帆的楊桃成熟季即將到來,我們立
即出發前往白布帆,期盼親身一探,白布帆楊桃的美味秘
密。

白布帆,楊桃之鄉

台灣種植楊桃的歷史十分悠久,約在清朝嘉慶年間便已引
入種植,並經過長期的變異與培育,逐漸在本地發展出多
樣的品種。

目前常見品種,除了用以醃漬、製作楊桃湯的「酸味」品
種外,還有「二林軟枝」、「馬來西亞」、「秤錘」、「
台農一號」、「台農二號」、「青墘厚稔」等。

主要產區則分佈於東部宜蘭的員山,新竹的寶山,中部的
卓蘭、石岡、東勢、員林、芬園、花壇,南部的莿桐、林
內、楠西、里港等地。產季極長,每年約從六月一直到隔
年四月都能採收。

而白布帆一地,則因得天獨厚的地形與氣候所致,所產楊
桃品質在全島楊桃中極富盛名。目前一年種植三期,從七
月半到隔年二月都有收成,但一般公認以第二期,也就是
十月中到十二月末這一季評價最高。

當日,車沿大安溪往山內行,果然是聞名遐邇水果之鄉,
行近卓蘭境內,處處皆是各種各樣的水果林園。特別一入
白布帆地界,疊翠山谷內,一畦畦一架架阡陌相連,架上
纍纍垂掛著的白袋內,都是楊桃。

我們造訪的是,白布帆當地有口皆碑的楊桃種植者陳雪蓮
的果園。「風好、山好、土好、水好!」說起白布帆楊桃
的美味原因,陳雪蓮自豪地說。

首先,大安溪上游源頭之地,清澈水源加之山間清泉,孕
育出汁水清甜的果味;而均勻分佈、排水極佳的砂質土壤
,更使果實生長紮實。

然總的來說,最重要的,則還是整夏天習習吹來的一股「
東風」。每日,約在凌晨三點多開始一直到早上八點,自
東北方中央山脈西稜往下吹拂,一路在谷間迴旋迴盪後,
方從大甲溪隘口徐徐而出。

「涼得,夏天到了晚上,連電扇都不用開,有時還得蓋被
呢!」陳雪蓮說。而也就是多虧了這風,在夏季自然形成
劇烈的日夜溫差,凝聚出絕高的甜度之外,更使白布帆的
楊桃成長期高達120天、硬是比鄰近其餘東風不到的地
區多出一個月有餘,質地當然更加細膩細緻。

也因此,數十年來,白布帆幾乎已成台灣楊桃的最美味代
名詞,想吃好楊桃,定得指名白布帆。有了先天好風土的
眷寵,白布帆果農們卻是一點不敢怠惰,不斷鑽研著,如
何才能使楊桃美味更加往上提升的可能性。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當地在減農藥與有機種植上所付出的
努力。

真心真意,種出好楊桃

行入果園中,低頭俯看土地上,樹身周圍均鋪覆著煙草梗
以防蟲害。「還有,你看看這個,」陳雪蓮打開園旁一隻
半人高巨大圓桶的蓋子,一股類似紅葡萄酒釀造初期浸皮
過程中常有的、似酒似水果的發酵香撲鼻而來。

「我自己作的有機肥!」裡頭有:蔗渣(提供纖維素)、
雞蛋殼(提供氮素與鈣質)、黃豆粉(提供植物性蛋白)
、米糠(提供鎂),以及少許菌種,一起調勻後發酵一百
天,每日還得反覆攪拌、照料:「很香對不對?」陳雪蓮
一臉得意,「有機肥料發酵得好,味道一點也不臭,用這
樣的好肥料養出來的楊桃,肉質特別柔細,也更甜!」

自製肥料之外,為避免蟲害、且維持果皮的清細滑潤,還
得勤快套袋:「大約開花後一個月,結的果子才拇指大,
就得全套上了。」疏果也是件大工程,陳雪蓮數說,一樹
楊桃一次結果大約兩千,實際能留下的,不過三百,等於
說,四分之三的果子全得疏掉……「果稜略有不正、果形
稍有不美,就都不要了!」

聽得我們十分咋舌,也難怪,走看當地二三果園,發現果
然有志一同,連只是樹下站著說話,果農們卻還一面下意
識的銳利眼睛全往樹上來回掃射,時不時便突地往上伸手
一捻,便是快狠準一顆「不合格」楊桃落地,看得我們驚
歎不已。

而一年三期裡,在陳雪蓮的執著下,更一年只收穫評價最
高的、十月下旬到年底的第二期,其餘兩期一律採掉棄置
,以維持品質的高點。

二林軟枝,珍稀美味

目前,白布帆的楊桃生產以「馬來」與「二林軟枝」兩品
種為主。在種植上,為使樹根穩健生長,先以適應力最強
的台灣原生「酸楊桃」樹種為樹基(稱為「砧木」),上
頭再嫁接馬來種或二林軟枝種;且為了方便不同樹種相互
授粉、提高著果率,故而多半一樹嫁接兩種品種,湊近端
詳,同棵樹上,這邊是馬來、那邊是二林軟枝,兩種楊桃
同出一樹,非常有趣。

而二者形貌風味也頗為不同:馬來種個頭雄壯粗碩,果紋
嶙峋,在接近七八分熟時刻便通體轉為澄黃,外觀上極是
討喜,口感、滋味與甜度也偏向粗獷;二林軟枝種則即使
進入成熟期,外表仍是青白、最多微帶淡金黃顏色,果稜
修直、果皮細緻,味道卻極纖細高雅,嘗者無不深深傾倒
難忘。(而是的!當年讓我大為震懾驚豔,一路引我前來
白布帆的那顆楊桃,就是這二林軟枝。)

只是,二林軟枝的美味雖在諸多內行楊桃愛好者間口耳相
傳,卻極少於市面上流通。

陳雪蓮說,主要還是受外觀所囿。首先,馬來種的橙黃顏
色,與青白色的二林軟枝擺在一起,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
為前者比較甜熟;其次,二林軟枝楊桃外皮嬌弱,稍許碰
撞便有損傷,雖然一點不影響味道,但在台灣水果市場越
來越以「美型」做為選購指標的心理下,難免不受歡迎。

也因此,馬來種越來越流行,二林軟枝大受擠壓,到了1
990年代中期,竟漸漸從市場上絕跡;消費者不愛,果
農們也不願種植,即使園中仍存,也僅作授粉之用。只剩
如陳雪蓮這樣少數疼惜這本土原生種的白布帆果農們,仍
舊堅持著一路呵護維繫下來,以供懂吃愛吃的熟客們一年
年直接訂購、珍重享用。

又是另一,外觀壓倒美味的例子;大半年來,走過幾處水
果鄉,總是時不時、聽到這樣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

二林軟枝的清雅、馬來種的豪壯,其實各有各的引人入勝
處,都是好滋味,錯漏了誰都是可惜;只盼,能有越來越
多知味者,能識這二林軟枝之味,我想,就是咱台灣楊桃
的福氣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