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一月 屏東黑珍珠蓮霧-台灣水果月記
一月 屏東黑珍珠蓮霧-台灣水果月記
文-Yilan
文章出處: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658
在我心目中,蓮霧,始終是台灣水果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項。
這些年來,著實聽過太多太多人說蓮霧談蓮霧,一頁頁台灣果農們
憑著神思巧技人定勝天扭轉乾坤、令人聽之瞠目結舌拍案叫絕的神
奇故事。
說它原屬夏天產熱帶水果,卻漸漸轉為為深冬收成的冬果;說原本
色澤粉白粉紅,現在卻能紅得發紫發黑;說種植時得浸鹽水、剝樹
皮、理光頭、蓋黑網,讓果樹掙扎求生,令得古早原有的青澀滋味
盡脫,一年年益發濃甜似蜜……
而也確實,從小到大,我就真的眼睜睜看著蓮霧從原本的淺紅青白
顏色與淡泊微澀口感,就這麼一年一年越大越紅越甜;簡直脫胎換
骨成另一種截然兩樣的水果,甚至還堂堂得意走出國門——現在,
提起蓮霧,誰敢不心悅誠服承認,定是台灣穩坐世界第一。
所以,台灣水果採訪之行南來北往一路走,好容易終於盼得蓮霧季
到,一刻不遲疑,我們立即動身前往屏東,舉世公認的蓮霧之鄉。
蓮霧身世
和大多數台灣水果身世相似,蓮霧並非本土原生水果,最早據說原
產於馬來半島,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地都有栽培,約十七
世紀時由荷蘭人自爪哇引進台灣。
引進之初,雖各地均有零星種植,但因口感與品質欠佳,故而不曾
引起太多注意和青睞,果農種植意願也低;一直到近20年間,由於
栽培技術的大幅改進,外觀與美味度大大提升,受到消費者的熱烈
喜愛,才一躍而為台灣的代表水果。
蓮霧品種主要以顏色區分,可分為「大紅色種」、「淡紅色種」、
「粉紅色種」、「白色種」、「青綠色種」與「麻六甲種」。其中
,以果型最大、甜度與口感最佳、也較早熟的「粉紅色種」在台灣
最受歡迎,栽培面積也最廣。
至於我們平常耳熟能詳的「黑珍珠」、「黑鑽石」、「黑金剛」,
則全非品種名,而是果農們根據育成之蓮霧的色澤形狀體積為之命
名的別稱。
台灣的蓮霧產地主要分佈於屏東、高雄、嘉義、南投、宜蘭等地;
但以屏東栽種面積最廣、也最負盛名。
產季方面,屏東、高雄的蓮霧季最長可從12月起~5月(但以1
2月~3月間為最佳),嘉義以北則為7~9月。
屏東蓮霧之所以傲視全台,來自於獨樹一幟的絕佳風土地理環境。
——而也是直到實際踏足當地,特別是屏南近海地帶,才真的深深
領會箇中奇妙緣由,也更進一步清晰揭開了,這許多蓮霧傳奇的後
果前因。
我們首先造訪的是,位在屏東南州鄉、蓮霧口碑遠近馳名,台灣賣
不夠、還大舉遠銷歐洲、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蔡順得的蓮
霧園。
聽曾獲2007年十大經典神農獎的蔡順得談蓮霧彷彿上課,從自然環
境到果樹條件到種植技術到行銷概念,一章章一課課信手拈來盡是
令人聽之嘆服叫絕的經驗智慧研究所得,讓我由衷見識到,新一代
農業工作者結合頭腦與知識與拼勁與勃勃雄心的成功典範。
鹽地裡孕育新蓮霧
蔡順得說,所謂「黑珍珠」蓮霧,其實可視為台灣蓮霧起飛之源:
屏東沿海地區,特別林邊一帶,由於離海太近,加之地層下陷海水
倒灌導致土地鹽化,且因多為堅硬的黏土壤,一般作物很難生長。
可是當地人卻偶然發現,種在此地的蓮霧,果子雖小,但顏色深紅
、滋味奇甜,遠勝其他地方,遂而「黑珍珠」之名不脛而走,成為
蓮霧種植者競相探訪追求的標竿。
對此,各方農業專家與果農們開始攜手齊力、一步步抽絲剝繭,找
出其中因由。
首先鹽地土質多鈉,鈉吸水分、故而甜味相對增長;黏土地貧瘠,
著根不深、樹勢衰弱、生長緩慢,逆境中迫使果樹掙扎求生、精華
與養分全往花與果實集中,結出驚人甜美的果實。
掌握了其中生成因素,果農們遂個別在果園中對因下藥,嚴密控制
各個生長環節,今日蓮霧種植技術隨之一一成形,讓原本平凡的普
通蓮霧,漸次羽化為黑珍珠、甚至黑鑽石、黑金剛。
然事實上,蔡順得的果園離海已有一段距離,他說,主要原因是近
海鹽地這些年來因為鹽化情況太嚴重,既有的蓮霧樹紛紛死去,目
前,種植區域已經漸漸往鄰近內陸偏移,以林邊、南州交會一帶為
最精華地。
這一區土壤鹽分較低,但土地仍為黏土質,故而果實略大、水分也
較多,再以栽培技巧補強,色澤與甜度仍能一點不輸甚至有以過之。
說話間,蔡太太切了一盤園中剛剛採收的蓮霧出來,一咬入口,果
然,汁液迸射之際,一股如蔗如花如蜜的曼妙奇香剎那流蕩於口鼻
間,質感清脆柔爽;說真的,生於長於台灣,這麼多年來吃過多少
好蓮霧,然這蓮霧,卻仍是讓我們深深拜倒折服。
領著我們走入蓮霧果樹間,蔡順得娓娓道來,這奪人美味背後的心
血付出……
重重細工呵護養就
首先,採收由夏改為冬。冬季溫度低、生長緩慢,從原本夏果的四
個月硬是延長到六個月餘,故而果肉更細膩緻密、色澤更深紅。
而扭轉時序的關鍵,在於催花:在原本春夏之交,蓮霧即將抽芽發
花之際,便全園覆蓋黑網,遮住光線壓抑果樹不使抽長新稍,至少
約需覆蓋20~28天後,才揭去黑網,讓樹開花。開花後,為了使全
樹養分盡量集中於花上,還得透過各種方式壓抑新稍生長,比方辛
勤修剪,或是藉著肥份管理使花朵成長迅速,先一步搶去養分。
結果之後,疏果也有學問,我自作聰明說起前月採訪甜柿的「一枝
只留一果」,「蓮霧可不成!」蔡順得趕緊說,「要剛剛恰好、左
右都有間隙不互相擠壓影響果型,但一定要留一定的果數,」他拉
下一支肥碩樹枝給我們看:「數量夠,才能齊心協力吸取養分,養
分吸得多又快,果枝夠肥,養分更能持續源源不絕。」
幼果約長到拇指大小,便要立即套袋,以保護蓮霧不受蟲害鳥害藥
害,而這時刻,蔡順得的「撇步」還有,反正蓮霧已經套好不怕蟲
了,就刻意不噴灑農藥,使仍不停抽長的新稍因昆蟲叮咬而凋萎,
不與果實搶養分……「既減了農藥、又肥了果兒,一舉兩得!」蔡
順得笑說。
施肥管理上也頗見用心,黏土地不比砂質土,吸肥和滲透速度都很
遲緩,少了不夠、多了又擔心肥傷,遂而量要少、次數卻得頻繁。
蔡順得領我們去看他自己做的有機液肥,一大桶顏色深黑,「此地
蓮霧,動物性蛋白比植物性蛋白更合適,所以主要是用鮮魚、糖蜜
和各種菌種為原料。」其中養分比例也隨蓮霧生長時間而有不同,
初期求果實碩壯,要加強氮素,中期以後則重磷、鉀,以助甜度和
香氣養成。
另外,修剪下來的枝葉也不扔棄,細細粉碎後鋪覆於樹間,一者當
肥料,二者還有保濕效果,使在南台灣炙熱烈陽下不至曬得地裂土
焦。重重細工呵護養就,讓我們十分嘆服,果然絕豔極味好蓮霧,
委實得之不易。
林邊蓮霧風景
「不過辛苦是一回事,主要還是得靠天地幫忙。」蔡順得話鋒一轉
,又回到前面所說,屏東南部林邊、南州一帶,鹽地、黏土地之外
,最重要還有氣候。
在冬季種植熱帶果物,最重要是氣溫仍不能高;蓮霧最適宜生長溫
度約在18~25℃,此區地近恆春半島,再怎麼冷也很少低於10℃。
再往北些,氣溫再低,影響開花、也容易落果。而這也是為何中部
以北的蓮霧仍然多為夏果的原因。
另外,離了屏南,再往屏北如內埔九如高樹一帶,砂質土壤,排水
快吸肥多樹勢強,種植方式就更辛苦複雜了。
聽蔡順得如此說,激起我們更多的好奇心,決心繼續走訪屏東其他
地區,好清楚比較出彼此不同。
首先去的是鄰近更靠海的林邊鹽分地帶、也是當地頗受敬重的蓮霧
農阮興南的果園。正逢採收時間,園旁搭起的棚架下,一山一山高
高堆起盡是熟透了的蓮霧。湊近一看,果然很是不同,個頭較蔡順
得的蓮霧更小巧,色澤深紅、隱隱然透著紫黑色的亮澤,果然不負
「黑珍珠」之名。
我隨手抄起一顆張口就咬,但覺甜得馥郁佻達、剽悍驕人,且果皮
間還隱隱然透著如紫羅蘭般的深沈紅色花朵香氣,確實是鹽地逆境
裡催逼出的甜美果實!肉質則綿實厚密,與南州的清脆略略有別。
阮興南說,鹽地、黏土地裡蓮霧雖黑雖甜,可是樹勢極弱,稍有不
慎會死去,遂而更要小心照顧。所以,要勤於翻土,盡量打散鹽分
不使堆積;另外也積極施予有機肥以活化樹力。
九如,人手創造逆境
離了林邊,我們往屏北行,造訪的是九如地區曾獲2004年神農獎的
陳永祿的蓮霧園。一入蓮霧園,當下馬上吃了一驚,一整園果樹肥
壯、果枝茂盛、綠葉婆娑,一片欣欣向榮景象,與剛剛一路過來、
鹽地黏土地上的弱勢果樹迥然兩異。
也因此,此處栽培方式也隨之截然不同。比之林邊、南州的大體由
來天然,此處,砂質土壤、偏北近山之地氣溫也較低,故須以人工
方式劇烈創造出蓮霧的「逆境」。
所以,正月末收成後,得將上端枝葉一頓理個精光(俗稱剃光頭)
,再藉由肥傷、樹幹環剝的方式,讓新稍停止生長。催花前兩個月
覆蓋黑網,但僅覆蓋周邊,目的是讓上端盡情徒長(亦即只長樹葉
不長花果),以搶去養分、無法發花。遮光時間也較長,約需覆蓋
五十天左右,一直到八月份,撤去黑網,逆境解除,十天內果樹便
迅即生花。
之後,重點就在肥份管理了,陳永祿一樣用的是自行調配的有機肥
:雜魚、豆餅、磷、鉀、酵素,一步一步培育出深紅色澤與甜美。
出園之前,陳永祿特意摘了幾串已經紅熟的蓮霧讓我們嘗,又是另
一重蓮霧體驗:較之南州與林邊的濃馥,此處果型最碩大、水分最
多,香與甜中偏向宜人的清新,說起來,似乎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蓮
霧味兒。
原來果真風土不同、人不同,便有不同滋味;天、地、人,就在這
小小一顆殷紅果實裡相互交會;我在屏東蓮霧之鄉,更加深刻地,
體驗到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